• slider image 200
:::
校長室 - 教育手札 | 2023-12-08 | 點閱數: 15

20231124 和睦農學院 食米七十二變

         我們 112 年努力實踐「好好吃米、吃米好好」的教學活動,於 11 月 24 日在農糧署南區分署的發表會中與台南市東山國小同時獲得參加全國複賽的代表權。感謝曹宇君主任任衛教組長期間撰寫計畫,並號召全校親師生共參與,這是對我們和睦國小團結合作與務實踐履的肯定,十二月,我們將在全國複賽中一展身手。

  農糧署「食米學園」在我們和睦國小除了有「傳統米食」(粽子、米苔目、竹筒飯、搗麻糬),還有「新興米食」(布朗尼、米麵包、米麵條、米月餅、米蔥油餅、米餅乾、米披薩),日常看得到的想得到的,在我們的食米學園都可以品嚐得到。國人飲食西化後,米的食用量銳減,農糧署推動「米食學園」旨趣之一即為善用我們台灣的稻米,我們吃米知米、知米吃米,好好吃米之後,也發現吃米好好。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於 1862 年所發表的《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主角尚萬強為了偷一塊麵包身陷囹圄 1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的《大地》描述中國農民王龍與土地和栽種的故事;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為米糧減少,在 1918 年 7 月 23 日於富山縣下新川郡的小漁村魚津町從一開始的和平請願到很快升級為武裝衝突,日本政府採取大力鎮壓的處理方式,事後有 8200 人被以不同的罪名判刑,輕則罰款、重則死刑。在「米騷動」之後,日本加強殖民地朝鮮和台灣的稻米生產,「米糖相剋」讓日本帝國主義在殖民地呈現出嚴重自我矛盾,台灣人將自己生產價格較高的蓬萊米賣到日本,再以本地生產的在來米及甘藷來補充糧食-「時到時擔當,無米煮蕃薯湯」,也印證俗諺「燒瓷食缺,織蓆睏椅」的節儉與困窘。在衣食無缺的今日,大眾很難想像「一粒米百粒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辛勞。

  面對世界的動盪,糧價高漲,和睦國小發展食米、米穀粉等食品創作,也許在面對全球「新糧食戰爭」的同時,我們能有更全方位的思考。